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语:

西方金融业称,2018年将是Open Banking-开放的银行服务年。随着2018年悄然临近,西方金融业频频出现Open Banking的热烈讨论。Open Banking从何而来,根源、意义和影响在哪里?为此,笔者推出“金融数据共享”系列文章,旨在梳理、分析其起源和成功案例,趋势与监管,挑战与困难,以及对中国的参考意义。本文为该系列文章第一篇。

当我们还沉醉于中国金融科技遥遥领先世界的荣誉时, 西方金融业静悄悄地发起了一场足以颠覆传统银行模式的革命:金融数据共享,一举把全球金融科技竞争带入下半场。

银行业者惊呼这是银行互联网化后金融业最大的变革;金融科技者激动地称之为继虚拟货币、人工智能之后,金融科技的下一个热点。以措辞严谨著称的《经济学人》杂志对此毫不吝啬用词,直接描述它为银行业的“地震”。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经济学人》杂志2017年5月23日撰文评论PSD2

金融变革来袭, 各国如何应对?

英国政府的竞争和市场委员会CMA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类似中国的发改委) 2016开始主导Open Banking计划,经过近两年准备,2018年开始在英国大银行逐步实现。

欧盟2016年通过PSD2(Payment Service Directive 2 支付服务规划2)法令,规定在2018年1月13日起欧洲银行必须把支付服务和相关客户数据开放给第三方服务商。目前该计划的准备已经到收宫阶段。

在美国,因著名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而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Consumer Financial Proectection Bureau),2016年11月就金融数据共享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在经过1年研究后,10月18日CFPB发布金融数据共享的9条指导意见。

澳大利亚2017年8月发布《Review into Open Banking in Austrailia (Issue Paper)》长远规划。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金融强国,都推出各自雄心勃勃的金融数据共享战略。

虽然各国对金融数据共享的称谓五花八门,实现的途径不一,但是都有一个核心的理念:通过金融数据共享,推动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更深层次地协作和竞争,最终追求用户利益最大化。

建立在金融数据共享基础上的宏伟蓝图已经初具轮廓:未来银行的基本业务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模块化,金融服务可以按需求“拼凑”业务模块,增加服务的弹性和多样化。而银行将成为高度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的关系由竞争转为合作,共同构成了共生共存的金融生态圈, 就像手机App和手机操作系统一样。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未来银行和Fintech 来源:Life.SREDA

西方国家为什么全力推动金融数据共享?目前进展如何?对金融业各方有何影响?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和挑战?最重要的是,这些振奋人心的金融变革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和冲击?未来我们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数据共享体系?

数据割裂是全社会的损失

马云先生说“人类正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时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时代”。在DT时代,数据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数据的价值在于关联,但是现实中,数据大部分是割裂和分散的,金融行业尤为突出。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譬如,你在工商银行有存款,在平安银行贷款买房子,在中信证券公司交易股票,同时还有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个体是金融交易数据的生产者和所有人,而这4家金融机构是数据的保管者。但由于不同的金融机构,造成同一个体的数据是割裂的。由于数据对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他们是不会轻易主动对外开放。

金融数据的不开放,使各方损失巨大。

对个人来说, 最直接的损失是无法轻易对比服务和费用,从而无法选择价廉物美的金融产品。更大的损失在于,个体无法得到全方位金融数据,因此限制了有效资产配置和规划。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投资理财等先进的技术,由于缺少完整全面的数据支持,成为摆设。

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尽管有很多方式获得非金融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的含金量,比不上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交易数据。倘若无法打破银行数据壁垒,金融科技公司将始终处于劣势,其发展必然受到制约。

对银行来说,数据不公开,对自身业务是一种暂时的保护。但是这种数据封闭的代价是银行失去机会利用共享数据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创新技术,从而很难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对金融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科技界巨头跨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和监管对开放数据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大潮下,闭关自守的银行将失去构筑平台生态圈的机会,银行的路将越走越窄。

对监管来说,金融数据不公开造成了数据孤岛,大大减少了数据的价值,降低了整个社会金融运行的效率并提高了社会成本,同时也助长了因为封闭带来的金融垄断,不利于初创金融企业特别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

总体说来,金融业的数据共享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

放眼全球,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崛起的时代: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却没有自己的库存;Airbnb是最大的酒店住宿运营公司,却没有的一间客房。 还有市值最大的苹果公司,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数字产品平台。这些全世界明星企业,无一不是DT时代的领导者,他们通过数据开放共享,在平台上打造出生机勃勃的生态圈。

然而至今没有一个开放的金融共享平台出现。 是时候金融业跟上共享时代潮流了。

欧洲和美国模式

在全球竞争中,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依靠庞大市场和模式创新,走在世界前沿。为了给本国的金融科技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并夺回话语权,西方监管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推动金融数据共享之路:欧洲政府主导模式和美国市场主导模式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英国的CMA, 在2016年8月9日发布一份对银行业的调查报告称:客户对银行有很强的粘性和惰性, 虽然客户每次换银行,平均能给个人和企业客户分别节省92和80英镑(800和900元人民币),但是英国每年平均只有3%的个人和4%的企业客户换银行。调查显示,现有的大银行不想为了客户的利益而去充分竞争;而新的小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发展艰难。民众却为此买单:支付更高的费用却没有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为了让民众受惠于金融科技的创新,也为了让新的小金融服务公司能和大银行公平竞争,CMA主导并推动金融数据共享方案,其核心在于Open Banking, 即开放的银行服务计划。CMA认为,Open Banking的关键在于让个人与小企业及其他第三方服务商,能和银行安全地共享数据。这种共享数据的好处直接体现在:个人可以通过简单的统一界面管理所有的金融账户,从而更加便捷地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也更加有效地管理资产。CMA规划了一系列改革路线图,要求英国各大银行在2018年逐一落实。

欧盟也有类似英国的战略规划,不过他们先从最基础的支付业作为突破口。根据2018年1月13日起开始正式实施的PSD2规定,欧洲银行的支付服务和相关客户数据对客户授权的第三方开放,目的是为了增加欧盟支付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都加入了英国和欧盟的阵营,采用的都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金融数据共享的模式。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而美国走出了一条截然相反,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模式,主要有3条原因:

首先,美国的法律为金融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2008年金融风暴后的产物之一《多德-弗兰克法案》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一项最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在其法律条文1033条明确规定用户或者用户授权的机构,有权获取该用户在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数据。虽然该法案没有具体详细规定如何共享用户数据,但是明确表示新成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有保护用户共享数据的权力。这些规定为美国金融数据共享铺平道路。

其次,美国的金融市场竞争激烈,金融机构开放程度高。与欧洲的金融业由几家大银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相比,美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除了几家知名大银行外,还有大大小小9000多家金融机构。在如此竞争激励的金融环境中,美国的金融机构都把发展金融科技作为重点。一些有实力的银行,主动开发数据接口,转型成为平台型金融服务公司,积极参与并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整体上看,美国金融机构相对开放包容,更加愿意主动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也更加愿意开放金融数据。

最后,美国金融科技公司整体实力较强。硅谷和纽约孕育出众多充满生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其中一类就是个人财务综合管理服务公司。最典型代表为Mint公司,它是一家成立10年之久的老牌个人财务管理公司,根据2016年数据,Mint目前有2千多万用户(每10个美国人就有1个人有Mint账户)。用户通过授权就可以在Mint网站里,实时管理几乎全美所有的金融账户:储蓄,房贷,车贷,信用卡,学生贷,退休金和股票等账户等等。该公司已经和美国99%金融机构签订数据合作共享协议。通过一站式数据归集,Mint还能提供消费分析,财务规划和账单支付等增值服务,给用户极大的便利。除了Mint的公司还有 Prosper Daily、 Yodlee 和 Penn等多家个人财务综合管理公司,他们自发地实现了金融数据共享的商业模型。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美国的法律体系,金融市场环境,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程度,决定了美国主要靠企业之间自下而上自发的参与数据共享。但是缺乏统一监管和规范,也给行业带来不小的阻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在10月18日提出金融数据共享9条指导意见,全面阐释监管的态度,期望借此引导促进美国金融数据共享的快速发展。

影响深远

英国的Open Banking专项报告主席Alasdair Smith,在报告发布当天说:“我们今天发布的改革将对未来几年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有理由这么认为。银行的互联网化只是触及互联网精神的皮毛,金融数据共享和开放才是互联网精神的精髓。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共享金融数据的新模式将会给金融服务业带来新一轮的巨变。这些巨变,正在渗透行业的方方面面。

有些银行将在巨变中被淘汰。失去客户和数据的垄断优势,银行利润将会受很大影响。然而,积极拥抱新模式的银行,将会转型成为金融服务基础平台。成为平台的银行不仅仅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而且可以通过平台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向客户提供间接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型银行的产品更加丰富,数据的价值得到提升,因此不仅留住老客户,还能吸引新客户。凭借金融服务平台的品牌,影响力和金融牌照优势,转型后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变为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收费外,平台服务也有可能成为利润增长点。

以花旗银行为榜样的数家国际大银行,和以美国中部卡萨斯州CBW为代表的几家社区银行,是银行转型的成功典范。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好处显而易见。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数据共享,借助银行提供的金融平台服务,不需金融牌照就可以开展金融服务,同时还能获得大量的用户和数据,有助于技术优化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各国金融数据共享计划实施结果已经在金融科技公司上初显成效。英国推动Open Bank后,掀起金融科技公司新一轮蓬勃发展浪潮。欧盟的PSD2将给欧洲支付也带来百花齐放的格局。而美国的个人理财综合网站,将会在新的数据共享指导意见下更加欣欣向荣.

当然,收益最大的还是用户。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和多样,成本越来越低。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比较一目了然,更加容易统一管理,不会再有众多账号,记不住的密码和五花八门的密匙等烦恼。智能资产管理门户将成为个人金融活动唯一的入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找到了施展的天地。支付、借贷、记账和理财等金融服务和场景无缝链接,融为一体。金融服务像水和电一样便捷。

就像马云先生在解释IT和DT区别时说:"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而DT时代,它是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的技术"。 金融数据共享符合了DT时代用户对金融服务的期望,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中国模式?

对目前中国金融业来说,共享金融数据并打造开放金融平台的理念过于超前。中国的银行业大而不强,还在快速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进程中。盲目不切实际的生搬硬套西方经验是不适合中国特色的金融业发展。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金融数据共享在国外还属于发展初期,目前对中国银行业几乎没有直接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者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而漠不关心。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环境下,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国外金融行业的巨变必然会间接影响到中国。

如果未来中国的银行要追上并赶超国外,走向世界金融舞台中心,那么现在西方的金融数据共享变革就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外国银行积极拥抱数据共享的意识,和金融科技公司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数据共享上技术突破以及国外监管经验, 都值得我们以“拿来主义”的思维去借鉴和学习。

对中国金融科技巨头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蚂蚁金服,微信财付通,陆金所,百度金融和京东金融等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巨头们已经走上国际化道路。国外的金融数据共享变革为这些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提供绝佳的机会。譬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因欧盟PSD2的实施而从中受益, 借此他们可以更加容易地进入欧盟的各国的支付市场。

而挑战来自于国外的科技巨头。由于金融数据的共享和开放,绑在国外科技巨头上的最后一道枷锁已经被打开。可以预见, Google、Apple、Facebook和Amazon(GAFA)将跨界金融,形成对BATJ强有力的挑战。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一:Open Banking引发全球金融变革

对中国金融科技业的另一个挑战来自于中国银行业。国外的金融科技公司体量不大,他们是金融数据共享主要的受益方。然而中国的金融科技巨头本身的规模不可小视,并且拥有巨量的客户数据。中国银行业在开放金融数据共享的同时,必然要求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相应开放本身数据。 如何平衡双方利益是不小的挑战。

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和金融环境,在金融数据共享的大潮下,中国走的道路必将有别于欧洲和美国的模式,也很有可能像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发展一样,后来者居上。

金融数据共享系列的下一篇,将阐述国外成功的案例,解释监管的态度和原因,剖析金融数据共享在各国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

话题:



0

推荐

蔡凯龙

蔡凯龙

5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著名财经评论员,金融科技专家,前火币集团首席战略官

文章